影片简介: 第三卷叙述格列佛在飞岛(勒皮他)、巴尔尼巴比、巫人岛(格勒大锥)、拉格奈格等他的见闻。这部分内容较为驳杂,主要是对脱离实际的科学研究、对英国政治情况等方面的讽刺,也反映了人民反压迫的斗争。
第一节 概论
放逐初期,但丁写过两部著作。《飨宴》(1304-1307)是用意大利文写的,借诠释自己的一些诗歌,把当时各方面的知识通俗地介绍给一般读者,作为精神食粮,故名《飨宴》。书中盛赞俗语的优点,批判封建等级观念,阐明真正的高贵在于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人文主义思想。这部著作给意大利语学术性散文奠定了初步基础。《论俗语》(1304-1308)用拉丁文撰写,目的在引起知识界对于民族语言的注意。这是最早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其文体和诗律的著作。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,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。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《神曲》的理论根据。
莱辛早年就开始戏剧创作,其中《萨拉·萨姆逊小姐》(1755)可以说是德国市民悲剧的真正开端。他的著名剧作是喜剧《明娜·冯·巴尔赫姆》、悲剧《爱米丽雅·迦洛蒂》和诗体剧《智者纳旦》。
作者在《皆大欢喜》里创造了一个理想世界,描绘了他所向往的人与人的关系。在具有英国大自然特色的森林里,人们“像在黄金时代一样”自由自在地生活,“没有充满猜嫉的宫廷的风险”,没有敌人,没有忘恩负义。大自然给人以道德力量,启发人的同情心。剧中除了描写一对主人公的真挚爱情以外,还写到罗瑟琳和西莉娅的“胜过亲姊妹”的友情;特别强调了老仆亚当和奥兰多主仆二人的自我牺牲和相互关心;善良的公爵吸引了许多善良的人们在他周围,他们“自甘流放”,从善如流。作者以这些理想的人与人的关系来同现实中虚伪的友谊、轻佻的爱情、自私自利、不容善良人栖身的情况相对比。莎士比亚认为善可以感化恶,发挥个人才智也能够战胜恶,获致幸福。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罗瑟琳形象里。
罗伯特·格林(1558-1592)属于“大学才子”之列,他一生放荡潦倒,写过许多反映社会下层生活的自传体小册子。他曾和莎士比亚合作写剧。他的剧有反对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的倾向,他希望他们悔悟,进行道德改善,如《伦敦的一面镜子》。他突出平民的高贵品质来和贵族对照,如《僧人培根和僧人本盖》(1590)、《威克菲尔的护林人》(1592)。前者中的两个僧侣追求知识,是浮士德式的人物;在后者中,民间传说的英雄佐治·格林和罗宾汉成为重要人物。格林把民间传说、民族历史作为素材,又在舞台上呈现出纯粹英国乡村的气氛,这是他对当时英国戏剧的贡献。
愉快地迎接自由!
代表作:《千伊传》、《钢铁侠2(普通话)》等
38岁 出演片酬¥9935万 饰演:主演 最佳男/女主角代表作:《时尚新宠》、《寻龙摸金》等
1岁 出演片酬¥1497万 饰演:主演 最佳男/女主角代表作:《黑夜怪客》、《别云间》等
19岁 出演片酬¥7169万 饰演:主演 最佳男/女配角代表作:《潮童来了》等
87岁 出演片酬¥6630万 饰演:主演 最佳男/女配角